一人公司節稅是江湖傳說嗎?細部拆解試算
一人公司節稅是江湖傳說嗎?細部拆解試算
不少創業者會聽過一句話:「開公司可以節稅!」 尤其是一人公司或小型工作室,似乎只要設立公司就能少繳稅、保更多錢。但這真的是這麼簡單嗎?本文將以實際案例拆解,一人公司節稅的真相與限制。
一、一人公司節稅的「傳說」從哪來?
許多新創者認為,公司營所稅只有 20%,比個人綜所稅最高 40% 還低,因此開公司報稅「比較划算」。
理論上沒錯,但要注意:
- 公司收入需繳 20% 營所稅
- 股東領取盈餘時,仍需課個人綜所稅
- 若公司未分配盈餘,還可能被課「未分配盈餘稅」(5%)
換句話說,公司賺的錢最後還是要「回到個人」,並不會完全免稅。
二、試算案例:行號 vs. 公司
假設某接案設計師年收入 200 萬元,扣除必要開銷後淨利 100 萬元,分別以「行號」與「公司」方式比較:
| 項目 | 行號 | 公司 |
|---|---|---|
| 營業稅 | 5% 或可申請 1%(免開統編者) | 5% |
| 所得稅 | 併入個人綜所稅(最高 40%) | 營所稅 20% |
| 會計處理 | 可簡易記帳或委外報稅 | 需會計師簽證(約 1~2 萬/年) |
| 盈餘分配 | 無分配問題 | 須再課股東個人稅或未分配盈餘稅 |
結果:若營收規模小、支出難以列舉,設立公司不一定划算;反而行號的稅務彈性更高。
三、什麼情況下「公司」真的能節稅?
- 有穩定營收與多項可列支出項目(如租金、員工薪資、設備)
- 有長期經營規劃,未來需要開立統一發票給企業客戶
- 希望強化形象與提升貸款、投標資格
此時可透過「薪資支出」「租金列帳」「盈餘不全數分配」等方式,達到稅務優化,而非逃稅。
四、常見誤區:開公司≠少繳稅
- 公司設立後仍需依法報稅與記帳,違規將被追繳
- 若營收低、支出少,反而會被列為「帳面虧損」
- 「公司可報帳」並不等於「免稅」,仍須合理憑證
五、專業建議:用「稅務結構」而非「公司型態」思考
真正的節稅策略,不在於「行號 vs. 公司」,而是稅務結構的設計。 例如:
- 是否可分攤收入(配偶、家人)?
- 支出是否能合理列帳?
- 是否規劃未分配盈餘或薪資報酬比例?
建議創業者在設立公司前,先諮詢會計師或商務中心專員,根據實際營運規模選擇最適合的結構。
📌 高雄六五一國際商務中心建議
我們協助新創團隊從公司設立、帳務報稅到開戶流程, 並可根據產業屬性提供節稅結構建議,讓創業不踩稅務地雷。
💬 想知道你的狀況適合哪種申報方式? 歡迎預約免費諮詢,由專人替你評估最合適方案。
651國際商務中心|中小企業最推薦。提供高雄地區商業地址登記、公司成立支援,並協助申請各類補助。服務包括獨立辦公室、共享空間、多功能會議室同活動場地。
Facebook專頁|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651ibc/
LINE客服|https://lin.ee/bV74QVv
虛擬辦公室介紹|https://651ibc.blogspot.com/
Google評論|https://g.page/651ibc?share

加入好友!